汽车火车站火车站汽周边环境脏乱擦亮“第一窗口”合力共为
抵達一座城市,客運站成爲遊客認識和了解這座城市的第一個窗口,對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也由此而生。因此,火車站、汽車站周邊區域是反映城市風貌、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近日,記者隨機探訪部分火車站、汽車站發現,站前商鋪占路經營,路面油漬遍布,公廁髒亂、設施損壞等問題頻頻出現。“這些在客運站周邊出現的髒亂差現象,拉低了外地遊客對青島第一印象的分值。”市民希望相關部門建立起常態化治理機制,擦亮“城市窗口”。
青島火車站是外地遊客來青的“第一站”,但火車站周邊的環境衛生及秩序卻引來了遊客的吐槽。近日,來自成都的梁先生通過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反映,湖南路火車站附近亂停車和餐館占路經營現象普遍。
“我和朋友從青島站出來,向東沿著湖南路步行去酒店辦理入住,發現沿路的人行道不是被汽車占據就是被餐館的桌椅擋住。”梁先生告訴記者,由于人行道走不通,他們只好一路走在車行道上,還得時不時地避讓過往的車輛。
7月23日晚7時,記者來到火車站周邊實地探訪。湖南路貝蒙特大廈距青島站東廣場不足百米,樓下一家酒店門前歪歪斜斜地停著10多輛外地牌照汽車,僅留下不到1米的距離供行人通行。而從火車站出來途經此處的行人衆多,他們只能在車輛的縫隙中穿行。此外,由于人行道空間不足,一些拖著大件行李的遊客只能在車行道上行走。
隨後,記者沿著湖南路向東繼續探訪,秩序愈發混亂。兩側人行道已被餐館放置的桌椅完全占據,行人們發現此路不通,就紛紛走在車行道上,身後不時傳來汽車急促的鳴笛聲,令人心煩意亂。
“餐館擺出桌椅做生意可以理解,但人行道是公共區域,不應該全部霸占。”梁先生認爲,“至少應該留出一部分空間供過往路人通行,否則,不僅無法保障路人的安全,而且會擾亂道路的正常通行秩序。”
占路經營不僅阻擋了路人通行,而且造成了周邊環境的髒亂。記者注意到,湖南路火車站附近的道路兩側存在油汙灑漏、垃圾桶周圍汙水橫流的問題,一次性餐具、食物殘渣、飲料瓶等掉落一地也無人清掃。“這裏離火車站這麽近,外地遊客看到這樣髒亂的環境,一定會對咱們的城市印象大打折扣。”一位路過的市民表示,此前相關部門曾多次現場執法,但執法人員前腳剛走,後腳占路經營又回潮。此外,記者在采訪時發現,火車站周邊的湖北路、蒙陰路也同樣存在此類問題。
有市民建議相關部門學習外地的先進經驗,在火車站周邊劃定禁停區域、停車區域、經營區域等,增加執法巡查頻率,增設電子監控等設施,加強店鋪的規範管理,維護好市容環境。
車站是城市人流、物流的聚集地和中轉地,站內站外環境影響著八方來客對城市的評價。近日,有市民向本報輿論監督熱線反映,滄口汽車站的站內硬件齊全、服務周到,但站外亂停車、浮遊商販占路等問題頻頻出現。
7月24日早7時,記者實地探訪滄口汽車站周圍時看到,多輛送客的私家✅車停放在汽車站進站口的位置,有的私家車甚至直接停在了站前重慶中路的機動車道上,路經此處的市民只能在車輛的縫隙中間穿行。“送客的車輛堵住了人行道,我們只能繞行。”市民王女士說,她每天要到華中農貿市場采購,車站前的人行道是必經之路。
這些亂停的私家車不僅擋住了人行道,也使大巴車右拐進站時需要特別謹慎,避免剮蹭。7:30時,記者粗略數了數,滄口汽車站的進站口停放了8輛私家車,其中一輛停放了近30分鍾。
滄口汽車站北側的上苑路兩側同樣車滿爲患。記者從上苑路、重慶中路路口沿上苑路向東步行看到,道路南側停放了大小貨車、私家車達十幾輛,道路北側也停有數輛各類車輛,將上苑路“擠”成了一車道。“很少有不停車的時候,上苑路快成停車場了。”附近一家店鋪負責人說。
亂停車問題讓滄口汽車站周邊環境遭遇差評,站前小廣場上的煙蒂問題同樣令人生厭。記者在現場看到,在售票廳前的空地及台階上、站前廣場至重慶中路綠化帶裏,煙蒂隨處可見。“站內禁煙,有的乘客出站後吸煙,隨手亂扔煙頭。”一位市民說,有的乘客還將煙蒂扔進下水道的蓋板格柵裏,由于格柵下面還安裝了鐵絲網,這裏也就成了隱藏的“煙灰缸”。記者在車站外采訪了近3個小時,既沒有看見車站員工出來清掃煙蒂,也沒有看見環衛工前來打掃。
“車站周邊的遊商浮販問題,相關部門也應該管一管。”有市民吐槽說,“路上亂糟糟的,實在是影響市容市貌。”記者在現場看到,早上7時,在重慶中路車站一側的人行道上,遊商浮販早已開張,有攤主在路上搭起占地十幾平方米的帳篷,向過往行人兜售各類背包,也有多位攤主售賣生活日用品、蔬菜、果茶等。記者從車站南側天橋行至虎山路看到,人行✅道上也有十幾個攤位。“本來逛農貿市場的人就多,攤位占據了人行道的一半,影響通行。”一位路過的市民說,早高峰期間,遊商浮販在車站進站口南側人行道占道經營的問題由來已久,經常過了9:30,商販們仍沒有撤攤。
記者走進滄口汽車站候車大廳,站內窗明幾淨,服務設施一應俱全,工作人員的服務熱情周到。“站外與站內的環境形成了鮮明對比,期待相關部門調整執法時間和密度,改善一下滄口汽車站的外圍環境。”市民齊女士說。
青島汽車北站位于城陽區重慶北路,線路輻射省內及國內各大中城市及直轄市,是營運車輛進出青島市區的必經之路。然而,這裏卻存在“古力”冒溢、占路經營、公廁設施損壞等諸多影響市容環境的問題。
7月22日中午,記者來到重慶北路與仙山東路交會處的青島汽車北站探訪。從地鐵1號線汽車北站的電梯出口進入北站廣✅場,電梯門剛一打開,一股難聞的臭味迎面撲來。記者留意到,在地鐵1號線汽車北站出口的廣場地面上,汙水存積在這裏,水面上落著成群的黑色小飛蟲。兩名准備乘坐長途車的乘客踮著腳、扶著行李箱小心地跨過汙水,此時,小飛蟲“嗡”地一下四散飛開。記者沿著汙水查找根源,在距離汽車北站不足50米的廣場上發現了一處正在冒溢的汙水“古力”井蓋。由于汙水冒溢時間較長,“古力”井蓋被汙水浸泡的位置已經鏽蝕變黑。
此時接近午飯時間,十多名商販推著三✅輪車陸續來到汽車北站對面的路邊,開始現場加工煎餅果子、手抓餅、肉夾馍、烤冷面等食品,個別商販甚至將人行道的垃圾箱當成了展櫃,將各種飲料擺放在垃圾箱上。遊商浮販占用了公交站和汽車北站之間的人行道和廣場空間,拖著行李箱的乘客和市民需要繞行。
爲了方便出租車接送乘客,相關部門在汽車北站對面的重慶北路路邊專門劃設了出租車停車泊位,部分出租車司機卻將車輛隨意停放在公交站前,並且下車四處攬客。由于亂停的出租車擋住了公交車的進出,導致公交車無法靠近站台停車上下客。
汽車北站外亂象橫生,站內候車廳環境如何?記者買了一張去往膠州的車票,以乘客✅身份進入候車廳。記者走進廁所時發現,由于空氣流通差,公廁內充斥著令人不適的氣味。在一個大門敞開的衛生間內,地面遍布汙水,角落裏散落著使用過的廁紙,已經歪向一側的沖廁水箱上積滿了煙灰和汙漬。旁邊一個衛生間門把手上插著一個拖把,衛生間的蹲便器上方扣著塑料桶,似乎在提示:已經損壞禁止使用。記者准備離開公廁時,發現貼有輪椅標識的無障礙洗手間大門緊鎖,用力推拉都無法打開。
“今天來汽車北站接朋友,發現環境竟然這麽髒亂。”市民陳先生說,“外地遊客看到這樣的環境,怎麽能有好印象?”
客運站是外地人認識一座城市的“第一窗口”,這裏,每日客流量巨大,這也意味著,無論是有序的管理,還是髒亂的環境,都會産生口碑效應,甚至會在全國各地呈幾何級擴散,正所謂“窺一斑而見全豹”,客運站周邊環境、市容秩序著實需要城市治理者花心思、下功夫“精雕細刻”。
然而,客運站周邊的環境衛生、市容秩序卻不容樂觀。路面髒汙、公廁設施損壞、遊商浮販占路經營、出租車亂停車等問題重複、集中地出現在多個客運站及周邊。
長期以來,針對客運站周邊的亂象,相關部門和單位也付出了努力,然而,傳統的突擊整頓只會收到一時之效,去掉一些局部病竈,卻無法趕上問題堆疊的速度。而且,突擊整頓如果不能與健全法規、嚴格執法、監督到位結合起來,做到標本兼治,就會遇到整頓時“秋風掃落葉”,整頓後“春風吹又生”的無奈。
根治頑疾,需對“症”下藥。那麽,“症”又何在?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客運站及周邊的管理部門多、多頭管是頑疾難治的原因之一。比如說,環衛部門負責環境衛生、城管部門負責占路經營、交通部門負責營運拉客、交警部門負責亂停車、排水部門負責“古力”冒溢等,而客運站內的管理又由各客運單位分別負責。按理說,不同部門有著不同的職責權限,各部門理應守土有責、各司其職,但在實際工作中,各守一攤、步調不一致的弊病造成了“城市窗口”蒙塵卻難擦亮的現實。
治理“第一窗口”髒亂✅差的問題,歸根結底在于合力共爲。而要做到合力共爲,客運站及周邊的管理應該有一個主管部門承擔統籌和協調職責,用“一根針”穿起“千條線”,這也成爲相關部門談及治理客運站及周邊問題時的一種聲音。主管部門與車站管理方、車站所在區市、分管維護單位、轄區執法部門形成“日清日管”的常態化治理機制,並把“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做在平常,唯有如此,才能讓許多工作做到事半功倍。
擦亮城市的“第一窗口”,馳而不息,久久爲功。解決與其伴生的問題,城市治理者須有改革探索的勇氣、現代治理的智慧。希望各級各部門能夠攜手合力,共同推進第一窗口的提質升級,讓旅客從這裏開始感受“春風十裏”,品味文明島城。